首页 / 问答

病字旁加且读什么?揭秘汉字“疽”的读音与含义

回答时间: 2025-03-20 12:08:49 来源:原创
最佳答案

你是否曾在阅读古籍或医学文献时,遇到“病字旁加且”这个字,却不知道它读什么?其实,这个字是“疽”,读音为“jū”。它属于汉字中的形声字,病字旁表示与疾病相关,而“且”则作为声旁提示读音。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疽”字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帮助你全面了解这个汉字。

一、什么是“疽”?

“疽”是一个古老的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其本义是指一种毒疮或痈疽。在现代汉语中,“疽”通常用来形容一种严重的皮肤感染或化脓性疾病。例如,“痈疽”就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1.1 “疽”的字形演变

“疽”字由“疒”(病字旁)和“且”组成。病字旁表示与疾病相关,而“且”在古代汉语中除了作为声旁外,也有“堆积”的意思,暗示了“疽”是一种由毒素堆积引起的疾病。从字形演变来看,“疽”字的结构体现了古人对疾病的理解和分类。

1.2 “疽”的医学意义

在中医理论中,“疽”是一种由外邪入侵或内毒积聚引起的疾病,常见于皮肤、肌肉或骨骼。根据发病部位和症状的不同,中医将“疽”分为多种类型,如“痈疽”“骨疽”等。现代医学中,“疽”对应的疾病包括蜂窝组织炎、脓肿等。

二、“疽”字的常见用法

“疽”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医学文献、古籍以及成语中仍有一定出现率。以下是“疽”字的几种常见用法:

2.1 医学文献中的“疽”

在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疽”字频繁出现,用于描述各种化脓性疾病。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痈疽发于背,名曰发背。”这里的“疽”指的就是背部的一种严重感染。

2.2 成语中的“疽”

“疽”字也出现在一些成语中,例如“痈疽疔毒”,用来形容多种严重的皮肤病。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疽”字的医学意义,也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深刻认识。

2.3 文学作品中的“疽”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疽”字常被用来比喻社会或国家的弊病。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疽痈发背,国将不国。”这里的“疽痈”比喻国家的腐败和危机。

三、“疽”字的文化背景

“疽”字不仅是一个医学词汇,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痈疽等疾病往往难以治愈,因此“疽”字常被用来象征难以根除的顽疾或社会问题。

3.1 “疽”与中医文化

中医认为,“疽”是由外邪入侵或内毒积聚引起的疾病,治疗时需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这种理论体现了中医“治未病”和“整体观念”的思想,对现代医学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3.2 “疽”与文学象征

在古代文学中,“疽”字常被用来比喻社会弊病或道德败坏。例如,清代小说《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败被比作“疽痈”,暗示了封建家族的腐朽和没落。

四、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疽”字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4.1 “疽”和“痈”有什么区别?

“疽”和“痈”都是中医术语,用来描述化脓性疾病,但二者在发病部位和症状上有所不同。“痈”通常指皮肤表面的化脓性炎症,而“疽”则多指深部组织的感染。

4.2 “疽”字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使用吗?

“疽”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医学文献、古籍以及成语中。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许多传统疾病名称已被更精确的医学术语取代。

4.3 如何正确书写“疽”字?

“疽”字由“疒”和“且”组成,书写时应注意病字旁的笔顺以及“且”字的结构。正确的书写顺序为:先写病字旁,再写“且”。

五、总结

“疽”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汉字,它不仅代表了古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也反映了古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了解“疽”字的读音、含义及其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多重意义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本文能帮助你全面掌握“疽”字的相关知识,并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