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是什么意思(相关问题解答)
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伤职工需要接受治疗和康复,这段时间他们无法工作,但依然需要生活保障。停工留薪期就是为了保障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的经济收入和基本生活,让他们能够安心休养、积极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停工留薪期的相关规定和问题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
一、什么是停工留薪期?
定义: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继续支付其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
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情况下,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二、停工留薪期的相关问题解答
1.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工作,单位可以拒绝支付其工资吗?
答案:不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职工与用人单位关于停工留薪期待遇发生争议怎么办?
解决途径:
协商
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仲裁
提起诉讼
3.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吗?
答案:不能。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因工负伤,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4.停工留薪期满,工伤职工不上班,用人单位能否按旷工处理?
答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停工留薪期是否真的已经届满?是否存在延长或重新起算停工留薪期的情形。
工伤职工是否拒绝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如果拒绝,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按旷工处理。
5.工伤停工留薪期满但伤未全好,能继续享有看病治疗的工伤待遇吗?
答案: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停工留薪期制度是保障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制度,旨在帮助他们安心休养、积极治疗。用人单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切实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